首         页
炎 黄 珍 品
学 术 发 现
艰 苦 历 程
八缶青白堂
炎 黄 珍 藏
炎 黄 论 坛
给我们留言

欢迎关注微信公共号


标程千古 直追八大 ——王开儒的书画艺术

王健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唐山炎黄轩主人王开儒,就是当代一位奔走于红尘,心系国宝,境界超然,内心恬淡的隐士。

王开儒近照

王开儒先生是公众人物,因为他二十年间为中华文化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1990年创办炎黄轩,1997年“在自然光下与原作校对,四易其稿,是迄今最接近原作真貌的复制珍品”的国宝清明上河图(故宫前副院长杨新语)。《清明上河图》首次被炎黄轩复制成功的消息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及全国媒体均做了报道。第二件是在复制当中他发现国宝首段, 1973年故宫揭裱时删除一母驴,使国宝成了读不懂的残画。今世界诸国《清明上河图》同名作不下百本,但其内容、景物皆与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殊异。哪真哪伪一直争论不休,故宫受其影响判自己本残缺尾部,1994年接收了《补全卷》,按世界诸本的脉络在画尾续补了进城的画面。王开儒在向故宫提出质疑未果情况下,于2002年在《大公报》发表《清明上河图的千古奇冤》一文,揭示国宝卷首母驴不该删。空前论证该画“出城祭扫”的主题,倒叙的结构,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奇迹。只有北京故宫此本为宋张择端之原作。而泛滥到世界各地历代同名作都是“进城上河”文不对题假临摹真伪造的伪作,《补全卷》是读反了方向的狗尾续貂,从而扫除世界范围的千年迷雾,平息了版本和季节之争,成为《清明上河图》研究新的里程碑。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书画报、《荣宝斋》众媒体纷纷刊发,震动了海内外。第三件,几年后王开儒又考出享誉天下的冯承素摹兰亭为明书法家丰坊三十多岁按神龙原帖所摹,他偷梁换柱以自摹本冒充了神龙真帖,其字迹软媚,后被乾隆刻入兰亭八柱,登上圣坛至今被奉为第一,误传王羲之书风五百年。而丰坊晚年又拿出当年割留的神龙真帖,以炉火纯青的笔技亲手摹刻今天一阁藏丰刻神龙兰亭石(原帖在1562年大火中销毁),字迹远胜冯承素本,并超过定武本及所有兰亭序。帖中并有“贞观”及唐、宋六帝王玺押,实乃国之重宝,从而扫除《兰亭序》的千年误传。并揭示清末李文田至我辈郭沫若非但未深究冯承素本谁做伪,相反却以它为据怀疑作者王羲之未写过兰亭序,酿成二百年方向错误的考证。新华社、央视、《大公报》、《鉴宝》及全国媒体均做了播报。

《芙蓉》61.5cm×64cm

《梅如海》125cm×57cm

王开儒作品《二泉映月》159cm×57cm

以上正是王开儒以杰出的慧眼发现并揭示我两宝在明中期同遭伪篡的旷世冤狱。其功绩可谓:时越千年地涉全球,上誉祖宗下辈子孙。人们也正是以此认识王开儒,然而对他的传统书画却知之甚少,今天正是本文的主旨。现刊出王开儒的书画作品。他的书画一入眼帘,其简率的笔墨,鲜明的意境,马上让人意识到和他的文章一样拔出尘俗,涌出罕见的豪迈之气。令人不得不感叹王开儒笔墨功夫和深厚的学养。

《春光》 133cm×66cm

《赤县东风》134cm×68cm

王开儒自幼深爱中华文化,儿时就是出名的皮影迷,上了学有阅读能力,大量阅读中国古典、现代文学,十五岁曲艺作品被昌黎有线广播,十六岁参加昌黎小说座谈会,发表文学作品,1960年秋在野菜充饥的年代,他用一个月的伙食费买了两册三十年代的《湖社月刊》,上面国宝级的书画就深深的烙在他年轻的心灵。1961秋他借钱从昌黎海边买了清末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杨佐才写的对联镜,远涉二百里揹到唐山老家,身无分文二十小时滴米未进,以致患了肠梗阻,为了书法险些断送小小性命。参加工作后他虽然从事行政工作,但却念念不忘对书画、诗歌、小说、戏剧的追求,贯通的学识使他总结出人间艺术的核心是:言简意赅;艺术和人一样,每个人身上都有父母的烙印,所以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纵观古今经典艺术应当有三气:一有独气,即鲜明的个人风格。二有时代气,有鲜明的时代标签才能被历史接纳。三有民族气,才能经得起不同地域乃至全人类的推敲。只有三气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成为经典;他认为写意花鸟画由徐渭、八大发掘完善,吴昌硕、齐白石至高峰,所以他把室号命名为“八缶青白堂”以示对四位前贤的尊崇,并专为八大山人拟写一副对联:“简率迈前世,凝神范后人”为座右铭。他以八大技法入手,抒发自己对造化的感悟,而不是照抄照搬,所以他的画笔墨简率酣畅,高度概括,抓其神髓,以一当十,一叶、一花、一穗,荷花芭蕉跃然纸上。看似简单空旷但兀据全纸,气势饱满,光明磊落,无丝毫做作和雕饰,但虽是八大的笔法却非冷逸悲壮荒寒,而是奔放豪迈。正如著名画家张世简题赞其画:“开儒作画用笔简而又简,直追八大一扫凡胎,可佩。”如图《春光》,四尺整张宣纸下方淡墨花青泼出一老迈的荷叶,斜上方生出一片浓重鲜活新叶,更无他墨,罕有的简洁。但这片老叶扶持一朝气蓬勃的新叶,已昭示了生生不息的盎然春意,足以概括了荷的形象和昂然向上的人文精神。有过笔墨经历的人都知道,画中物象的造型用笔,做到少不难,但是要少而充满,少而厚实,少而得趣,却非易事。明末程正揆说:“画不难为繁,难于用减。减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减以笔。所谓弄一车兵器,不若寸铁杀人者也。”少,需要充分调动意象语言,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布白、及书法和印章调剂以达到凝炼意赅。
应当指出的是王开儒的荷梗是有曲的,他在一幅题荷中称:“历来画荷大家荷梗皆树枝直挺状,唯八大山人为弯曲状,真得造化之神也。”这正是王开儒对造化独到观察的真实写照。

《三台山》

《黑河口》


王开儒的山水画以他家乡所处塞上雄浑的关山为对象,以八大简约笔墨为标尺,如图《三台山》,两山夹峙、谷深水急,关险路危,虽一山半水,但浓淡相映足以彰显我壮丽河山。抒我骄傲情愫。亦如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中道:“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草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自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正是王开儒所循“由传统入,从造化出”中华书画传承的法则。所以有人见了他的画惊叹:“你成了九大山人了!”。王开儒几十年苦心经营的简约笔墨可以说冠绝当代。
王开儒的书法字如其人,虽然造型取势不无八大、吴昌硕、郭沫若等影响,他丰富的阅历与广博的修养能优游于古法而自出机杼,他的字与他的画一脉相承。其笔墨酣畅。如千军万马,以雷霆万钧之力,迸发出燕赵慷慨壮烈之气概。如图《放飞理想》,笔疾墨饱,不拘一格,直贯血性,正大气象,神完气足。吴昌硕称:“老缶画气不画形”。世间所有的艺术不论是书家、画家、作家、诗人还是音乐家舞蹈家都在以他们的作品表现自己的“气”,也就学养即精神。
纵观王开儒的文章、书画,他上研晋唐,下究明清,溯中华千年文化,探人间万象,地涉全球,学问可谓渊博。他实事求是,不畏成说,不畏权威,不畏坎坷。敢揭宋黄庭坚、元赵孟頫误推定武兰亭,敢揭明文征明、仇英、丰坊伪造《清明上河图》《兰亭序》,敢揭清乾隆皇帝真伪不辨,敢揭清末李文田至我辈郭沫若二百年兰亭研究的方向错误,敢揭故宫损毁国宝,并敢于逆当今物欲横流、泥沙倶下的艺术大潮,为中华两宝正名,恪守传统笔墨,且得到广大媒体的支持,正是他几十年追索磨砺锻就的文坛罕见的博大胆识和气魄,正如友人送他的对联“燕山气概,渤海襟怀”。
笔者不是专业的艺术评论者,对于王开儒书画艺术的奥妙,不能完全解析。但是笔者与王开儒先生交往多年,见证了他迈绝前世的作为,相信历史会把他宗师之气象,划时代的文字、笔墨立于中华,辉煌千秋。

《鉴宝》杂志2012年第9期

 

 

电子邮件:
 webmaster@yanhuangxuan.com

                  【友情链接】

北京故宫博物院 雅虎 胤网 凤凰网 孔夫子旧书网
台北故宫博物院 搜狐 新浪 大公报 中国艺术品网
荣宝斋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艺术品 渤海新闻网

 

 

 


炎黄轩地址:唐山路北区北新西道桥西  电话:0315-2216509 邮编:063000

关于本网站的问题或建议,请与炎黄轩联系。
版权所有(C) 2004 唐山炎黄轩 冀ICP备05012084号